所以,最早的航海都是沿着海岸线慢慢开,这样就能确保船只不迷航。而从大汉的淮阴县到瀛洲如果沿海岸线航行,那可就绕远路了,起码得走四五千里!
可如果取直线,直接淮阴出海往东南蒙着头开,两千里都说多了,实际上只有一千六百多里。刘备、糜竺从易水河口运粮到朐县可有一千八百多里呢!
区区一千六百多里,如果风向对头,真就是两三天的事情。
如果先向东抵达朝鲜半岛的西南角,再过朝鲜海峡到瀛洲,那可就更简单了。
淮阴到朝鲜半岛才一千里!
东汉的帆船在顺风情况下一个时辰跑个三四十里不成问题,十二个时辰就差不多了!
至于过朝鲜海峡那就更简单了,横竖三百多里,划桨也没多费劲儿!
“船呢?”袁术问,“船够吗?”
于吉道:“载重数千石的大海船,臣可以为陛下寻找到至少一百条只要陛下舍得花钱!”
于吉是江东太平道的教主,底下的信徒不计其数,其中当然有跑海的。找一百条大海船跑一趟瀛洲当然没什么问题哪怕不给钱,只要准备一百套指南针就行了。
“一百条船,”袁术算了算,“一次可以运一万人,可朕麾下至少还有十数万人,得来来回回跑十几回啊!”
“陛下,”袁术的大将张勋进言道,“十数万人有淮阴一城便可庇护咱们只要集中力量守住淮阴,再坚持个年余完全不是问题,到时候应该可以把人都运往瀛洲。即便不能全数运去,有个七八万人应该也够了。”
张鮍说:“陛下,淮阴往东千里就可以抵达乐浪郡以南的三韩之地。陛下可以以三韩为跳板,分两步将淮阴之人运往瀛洲,如此还可以再节省一些时间,说不定能把人都运去。”
于吉补充道:“三韩比瀛洲略强,但也不是陛下的对手,其人同样无知,陛下若从天降,一样可以使三韩王宾服。有了三韩的供奉,陛下就不会再受乏粮之困!”
不得不说,这张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