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沉沦于鞑虏铁蹄之下。
..............。
另一边。
皇宫内。
由于是清晨,天刚擦亮,宫内灯火通明,人影憧憧,澄莹如水的地板上,一个碎裂的瓷杯,反射着宫灯的烛火光芒。
太监在梁柱后,恭谨侍立,不敢发出一点声响,殿中气氛凝结如冰,几乎冰冷到极致。
御案之后,崇平帝一身明黄色龙袍,其人四十出头,面容瘦削,头发已灰白相间,脸色铁青,望向台下的诸位大臣:“说啊,怎么都不说了,朕要看看,还有谁要弹劾贾珩。”
下方文渊阁大学士,内阁首辅杨国昌,是一个头发灰白的老者,苍声道:“回禀陛下,臣也要弹劾贾珩。”
“啪!”
怒不可恶的崇平帝,一把打翻了案桌上的奏章,站起身,指着面前的内阁首辅杨国昌道:“你乃首辅,国家之顶柱,为何也要被利益所蒙蔽,朕对你太失望了。”
听着崇平帝对他充满了失望的言语,内阁首辅杨国昌,脸色剧变,连忙跪下请罪。
“陛下,臣乃内阁首辅大臣,更应该告诫陛下,远小人,亲贤臣,岂能让宵小蒙蔽陛下。”
“他贾珩,本因家境贫寒,因陛下的皇恩浩荡才一发冲天,未弱冠之年,便统兵千人,坐镇雁门关。”
“此等大恩,理应让他感激涕零,但奈何此人,狼子野心,非但不感恩,还屡次违抗军令,擅自出城,虽多有胜仗,但也只是侥幸而已。”
“此人目无法纪,理应当斩,以正视听。”
“你.....你。”崇平帝胸前的一股气晕,让他半天都说不出口。
刚才内阁首辅杨国昌之言,在崇平帝听来。
简直是放屁,臭不可闻。
什么多有胜仗,只是侥幸而已。
行,那你去给朕攻打鞑靼,赢个一两场,看看啊。
要是真那么多的侥幸,为何他治下的大汉军队,没有一个如贾珩一样,侥幸赢过鞑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