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一闹,柴宗训会失了兴致,不承想他又示意童海拿出了另外一道旨意。
旨意中提及,柴宗训特加恩于原南北方诸国之君为王,区别于诸子亲王之位,爵同郡王,亦分作三等,三代以降,与大周国公一般。
柴宗训钦命,由钱弘俶第七子钱惟演袭封二等吴越王,孟昶之子孟隆证袭封二等蜀安王,刘鋹之子刘守节袭封二等南越王。
另恩旨加封李煜为文昌王,周保权为武平王,追封高继冲为江陵王、刘继元为北安王,但因高刘二人皆无子,王位也就顺理成章,自他们而始、自他们而终。
还未待众人反应过来,柴宗训忙示意童海拿出了第三道圣旨,大致之意就是,规定西平郡公(李光睿)、夏银郡公(李光俨),清平郡公(段素顺)、占城郡公、甘凉郡公五郡公之位,居于国公之下,自初代郡公、三代以降,不再袭封。
柴宗训这一下子,几乎将大周所有王公之位的传承法度给定了下来,算是给后世之君解决了一个大难题。
历代以来,王侯之位一般都是在开国之后,由开国之君进行封赏,拖到今日,只能说明四代以来,太祖世宗在位之时,一切都需为一统天下让位。
今日之宴,众人确实不虚此行,加之柴宗训早已有命,待他不再为帝之时,奉先殿旁昭勋阁内的功臣之后,皆可承袭国公之位。
柴宗训此举,一是为迁都之后、安定人心,二是为太子元明即位铺路。
只是没想到,柴宗训会在赐封诸子为王之际,受到李沆这个内阁次辅的质疑。
毕士安之后,李沆本应按照顺序,接任内阁首辅,可柴宗训始终对李沆放心不下。
可若是越过李沆,升任吕蒙正为内阁首辅,柴宗训亦不知能否服众。
左右此事一时也还不急,柴宗训只好将其搁置一旁,留待日后决断。
月余之后,秦王元晖携王妃韩洛瑶进京,还带来了京南府竣工的好消息。
建造京南府的时日,之所以超过了京北府,追根究底还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