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臣此时真的心动了,这不就相当于将一个跨越等级的机会,亲自送到了他们的面前吗?
“我等明日就将大周天子的旨意在高丽全境广而告之,还望使节在返回大周之际,代我等谢过大周天子。”
“好说好说。其实此次来,陛下还委任了我一件要事,恐怕还得要二位执政协助我才行。”
“您尽管发话,我们自当鼎力相助!”有了柴宗训的这道旨意,荀质等人恨不得立刻就将家中子弟送去大周,别说一件事了,就是一百件,他们也愿意办。
高丽虽也有不少士人专研儒学,可大周如今的科举考试已经不再局限于儒学一家,而是分作了诸多门类。以致日后,这群自恃有才的高丽年轻人,到达大周得知了科举试题之时,纷纷没了当初那份自信,反而被大周学子狠狠地碾压在地。
“我大周军队在尚州一役,误中了日寇的埋伏,致数万将士埋骨他乡,想必大家应该早已知晓。我大周天子不忍数万将士划作孤魂野鬼,特意下旨,由皇室出资,在尚州城中修建一座英烈碑,镌刻众将士姓名,好让他们的亡魂有个安息之处,以此表达我大周臣民的悼念之情,纪念他们为此战作出的牺牲。”
荀质等人听罢,也颇为动容,区区普通士卒,大周天子都以国士相待,让其功勋得以流芳百世,可以想见日后若是在大周为官,必定可以青史留名。
“此事,我等义不容辞。这些死在日寇手下的周军,也是为了替我高丽赶走日寇,从而丧命于尚州城外,我们自然有义务为他们尽一点绵薄之力。”
“那就有劳了。”
张齐贤与荀质等人话别后,来到了驿馆下榻,他特意将杨延昭请来,感谢他为使团上下此行保驾护航。
“将军可知,陛下允许高丽臣民入我大周为官的深意?”
“难道不是为了帮助高丽尽快摆脱战后的困局?”
杨延昭是一介武将,人也还年轻,思考问题自然不似运筹帷幄的老将那般。
果然,杨延昭说完后,张齐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