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你是平头老百姓,还是官宦之家,有地就要交地税,从商则要缴纳商税,目的就是要将大周治下的所有人都加入到纳税这个行列中去。
内阁拿出的方案,不说大胆,简直就是从根上改变了历代的税制惯例。
“陛下,士大夫自古以来都是不需要缴纳赋税的,这是礼法,也是祖宗之法,若随意更改,臣恐怕会激起天下士人的抗议。”说话的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者,应是国学部内的某一位治学之士。
国学部尚书杨守一回头看了一眼老者,转过头来时,不禁咬牙切齿了一番。国学部里有不少之前转入的老学究,一个个都眼高于顶,平时就连他这个尚书都不放在眼里。若不是看在他们马上就要告老归田,杨守一早就将人清出国学部了。
“祖宗之法?你回过头看一下,有哪位年轻官吏站出来认同你,朕马上颁下罪已诏。”柴宗训的话说得非常狠,因为满朝堂没有第二个人站出来声援他。
军改与官制改革两项改制,可以说完全将年轻人的出路拓宽了不止一条赛道,如果身为士子,还需朝廷为他让利,才能立于世间,那么他很快就会被那些通过其他渠道站在高处的人淘汰。
“朕要官绅一体纳粮,不是在针对官绅,而是在帮他们,大周不缺参与市场经济的人。但这个门槛朕才是决策人,在不久的将来,大周百姓人人都可参与,如官绅一分钱不出,也要进来分一杯羹,是不是过于贪婪?朕要向大周百姓交代,而不是向百官交代。荀子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的意思是想要让大周翻覆?”
老者见柴宗训已经将问题上升至大周存废之大事,顿时被噎得说不出话来,人转眼就被带到了殿外。
而自古以来,大山大泽等土地的所有权一般情况下都属帝王,柴宗训便下旨,自此以后大周境内所有山泽,百姓一生只需缴纳一次山泽税,即可参与经营获利。
何谓山泽之禁?通俗地说,就是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百姓的生存空间就被压缩到耕地上了,像山川河流湿地沼泽这些盛产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