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升任王审琦为陆军司指挥使、曹彬为海军司指挥使、潘美为火器军司指挥使、李处耘为侦察军司指挥使、石守信为户曹军司指挥使,五人皆为上将,与枢密院指挥副使职衔相同,但职务不同。
柴宗训还任命王全斌为西部战区指挥使、慕容延钊为北部战区指挥使、李重进为东部战区指挥使、钱弘俶为南部战区指挥使、李筠为中部战区指挥使,同为上将。
紧接着,柴宗训又从军队中提拔了一些新人,比如李处耘之子李继隆,李崇矩、郭守文、潘惟吉等。柴宗训让这些年轻将领分别跟在自已、诸位军司指挥使与战区指挥使左右,通过磨炼他们的意志力,增长他们的见闻,让这批新人有朝一日能够扛起主帅的担子,为大周征战一方。
昭武年间的这场军制改革,被后世称为“昭武军改”,此次军改打破了唐末以来军阀割据的局面,使得大周疆域实现了长久的安定。
军制改革后,节度使作为一种荣誉名称留了下来,成为武将殊荣的一部分。同时,军改后的大周军事实力大幅提升,在往后攻打北汉的过程中优势明显。此军制后来也被大周定为军事定制,一直传承至民主宪政政府之前。
柴宗训还将宫中的禁军划分为了“四卫”,分别为龙骧卫、虎翼卫、校事卫以及神机卫,龙骧虎翼负责护卫柴宗训的安全,校事卫则替天子监察审查一切事宜,神机卫配备了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单兵能力以一敌百。
四卫不负责对外征战,仅作为天子亲卫,只对柴宗训一人负责。郭守文与李崇矩分别任龙骧虎翼两卫都点检,李继隆负责校事卫,潘美之侄潘惟吉任神机卫都点检,四人的职衔皆为少将。
此次军制改革直到昭武五年末方才告一段落,众多将领皆在新军制下找到了合适自已的位置,与僚属上司逐渐磨合,也感受到了新军制带来的实质性好处。
节度使不再独掌财政军事大权后,所有的军事指挥命令皆由枢密院统一发出,日常训练由各个战区下达模拟作战任务,五大军司相互配合,可以同时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