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您肯定不会认为这是靖难,这就是赤裸裸的反叛。”
朱由检意识到自己说的话,有一点点的不稳妥,慌忙又拉了回来。
朱元璋知道这位后辈儿孙,有时候说话十分粗糙,也并未在意。
“你继续的讲下去,细细的讲一下,在他登记的这段时间里面。
都做了哪些的事情?”
朱元璋端起茶杯细细的品味了一番,感觉这茶多了很多的味道。
“朱允炆在登基之后重用文人,颁布了一系列比较好的政策,如果这些政策能够延续下去的话。
如果没有后来的靖难之役,百姓也许会过得不错。
不过后来由于那场战争,所有的政策都全部的停止了,太宗在成为皇帝之后,把这些政策全部的否定。”
对于这一点朱标并不感觉意外,他轻轻叹口气说道。
“这也是很正常的,毕竟他打的大旗就是清君侧。
现在成功了,肯定是要把这些政策全部否定,然后把父皇的政策搬出来。
从而去彰显他的正确性,不知道我说的对也不对。”
朱标一张嘴就指出了这其中的逻辑,以及自己四弟的小心思。
朱由校深以为是。
“您说的很对,太宗确实是这样做的,后轮对于他这一做法的评价也表示理解。
唯一招人指责的实际上,是因为他杀人太过。
像当时的方孝儒他杀的人家十族,实在是毛骨悚然。”
朱由校说到这里的时候,偷偷的看了一眼朱元璋。
他不知道朱元璋会不会嫌弃自己跑题?
而朱元璋对此观点却十分认可,他脸上露出了些许笑容。
“你说的这一点很对。
方孝儒并不是一个人,实际上他代表的是整个文人集团。
从如此残酷的手段去杀掉他,固然可以镇压一批人。
但也让一些人心怀怨恨,心怀恐惧,不敢效忠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