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招来的那几个夫子,各有所长,教不同的科目。
苏晚晚如实相告,许老太更加心动了,决定等晚上就找许怀远说去。
只要他同意,她恨不得第二天就带着孙子去大柳树村。
沈渊接了苏晚晚,二人一起接了沈昭准备回去。
回去的路上,苏晚晚仔细观察了新修好的官道,虽然没有沥青,但是比原先的道路好多了,瓷实平坦,路的一侧还有排水沟。
“这次修的路不错,听许大人的意思,今年要把所有官道都按这个标准修一遍。”
沈渊看媳妇在看路,立马道。
苏晚晚点头:
“的确要修路,你看自从这路修好了之后,往来客商也方便。”
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是真理。
以前因为道路问题,多少客商打了退堂鼓,今年听说路修好了,宽阔而又平坦,以前有这个顾念的客商,今年都跑来了。
许怀远也是个有魄力的,税银多了些,首先想的也是修路。
到了平阳镇,沈渊想到姜顺说的事情,立马拐到了镇上的打铁铺卢师傅那里。
“大哥,我们要打什么东西吗?”
沈昭看到来了打铁铺,立马问道。
“不打,来看看卢师傅。”
这打铁铺的东家姓卢,苏晚晚以前发明的农具都是在这里做的,就连腐竹作坊的大锅也是卢师傅做的。
这也是镇上唯一一家打铁铺。
苏晚晚也是奇怪,没听沈渊说要打什么铁器啊。
她探出了个头,想了想,干脆也下马车活动一下筋骨。
沈渊见媳妇也要出来,立马扶着她下了马车。
打铁铺规模也不小,卢师傅这几个月因为那几样农具的事情,生意也是火爆。
毕竟说起来第一个曲辕犁和耧车什么的,都是在这个打铁铺打的。
后来这几种农具普及,因为卢师傅最有经验,十里八乡的农人都来他这里做农具。
“好了,今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