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变数。不久前,张君宝的父母双双因病离世,这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在为父母守孝三个月后,张君宝心中的悲伤逐渐转化为一种决心,他决定离开这个充满回忆的村子,去寻找自己的道路。
九州大陆上的人们,对于张君宝的离去感到震惊和激动。他们相信,张君宝注定会成为一位大宗师,他的未来将会是光明的,即使不是一帆风顺,也应该是相对顺利的。
在武当山上,张三丰看着天榜上的画面,眼中闪过一丝追忆。他回忆起一百多年前,那个腼腆的少年张君宝,以及他自己的遗憾。如果当初他有勇气多说一句,也许现在的武当山会是另一番景象。
画面中,张君宝并没有像众人预期的那样,以一己之力横扫武林,成为无敌的存在。相反,他选择了去少林寺,成为一名俗家和尚,拜了掌管藏经阁的觉远和尚为师,成为了藏经阁中的一名打杂厮役小仆。
在少林寺的数年时间里,张君宝勤勤恳恳,不敢有丝毫懈怠。但少林的规定是严格的,像他这样的俗家弟子,是不允许学习任何少林武功的。因此,尽管张君宝身体变得更加壮实,看起来更为成熟,但对于武功,他仍然是一窍不通。
这一幕让整个九州的人们感到不解。一个被认为有潜力的少年,为何会在少林寺中做杂役,浪费自己的才华?原本平静的九州,因为这个疑问再次掀起了波澜。
尤其是那些宗师级强者,他们从小就经历了无数的锤炼,才能一步步走到今天。而张君宝的经脉已经定型,他们不明白他如何在未来的武林中崛起。
就在众人困惑之际,天榜上的画面发生了变化。觉远和尚终于开始传授张君宝武道知识,但他并没有教授少林武学,而是给了他一本经书,让他自己研读。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君宝展现出了他的天赋,他的内力不断积累,这让觉远和尚都感到惊讶。然而,九州的人们却渐渐麻木了。他们看着张君宝日复一日地学习那本经书,同时还要扫地、劈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