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送回村里时,马车已全被她的血染了个遍。
那农妇的丈夫是个又穷又懒的废物,而农妇的公婆对她更是憎恶,连稳婆钱都不给掏,还是晏修替农妇出的钱,晏为和李卧云去请的人。
稳婆赶到后不一会儿,土屋中就没了哭声,她抹着泪走出来告诉晏修等人道:
“这妇人产道太窄,骨头也脆,又错过生产的关键时刻,大的小的都没保住。”
晏为当即就哭道:“可方才我们不仅问过她家住何处,姓甚名谁,还问过她的年纪,她十七岁了,骨头怎么还没长好呢?”
女子十五岁及笄,在晏修未更改秦律前,十三四岁成婚的都大有人在,因此十五六岁就初为人母的也不在少数。
婆子答道:“唉,十七岁又如何?多少姑娘要长到十八九岁甚至二十岁,那骨头才长硬了、长好了,否则,谁生孩子不是在阎王面前走一遭的?”
妇人的公婆见他们三人衣着相貌不俗,更是趁机勒索:
“谁知道你们在马车上有没有对她动手动脚?这才害死了我孙子!赔钱!今日不赔钱你们别想走!”
此事对他们三人打击都颇大,晏修双眼疼得发红,一遍一遍问李卧云:“我大秦百姓,尤其是女子,日日过着的便是这样的日子吗?”
李卧云哽咽着点头:“您亲眼所见,即为一切。”
此事之后,晏修回朝第一件事,便是更改律法,即未年满十八岁的女子不得谈婚论嫁、不得生养。
可他当时无权,这项律法被朝堂那群老东西以各种理由压了下去,双方僵持不下,他只能再退一步,将律法改为十五岁及笄之年,一直延续至今。
回想到往事,晏修沉默良久,缓缓开口道:
“朕之秦土,甚至是整个天下,再不能发生那样的惨剧。因此,天下归秦,是大势所趋,更是朕之志向。”
这也是他默许祝思嘉做生意最重要的原因,她能靠自己的能力救下这么多女子,他怎么会忍心责罚?
晏为收回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