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居然不只按照李善长的话,给百姓分发了三千石军粮,而是六千石全部分了出去。
而得了恩惠的百姓,在看到朱元璋的募兵文书后,也表现得十分踊跃。
原来,李善长说是考验朱元璋,但同时也是在献策。
他的第一策,便是收买人心,提升朱元璋的名望。
而这样的恻隐之心,也的确让他得了便宜。
很快,朱元璋便率军攻克滁州,成了一个和郭子兴、孙德崖旗鼓相当的义军统帅。
朱元璋或许命中注定,就该是成大事的。
在占据滁州后,他并没像濠州城的义军一样,放任士兵肆意妄为,而是以极强的军纪,对士兵进行训练、管理。
在称号上,他也并未自称大帅,而是令麾下称自己为上位。
镜头一转,画面来到滁州城,会客厅。
李善长同朱元璋,再度聊了起来。
朱元璋颇为感慨地说着自己的身世,李善长也是颇受感触。
听完朱元璋的话,李善长也说起了自己的观点。
“造反,说到底,便是没活路了,朝廷无道、天地无情、饿殍遍地,家家断炊。百姓不得已,而反之。
造反是为了活命,一把米,就能活命。上位能募得兵马,百姓能为上位出生入死,便是因为,上位给了他们活下去的希望。”
李善长的声音越来越弱,而朱元璋的独白也再次响起。
“说心里话,刚打下滁州时,咱志得意满,就像是没头的苍蝇。
咱没读过多少书,也不懂多少道理,咱只知道,今后这滁州城是咱的地盘了。
可说到底,咱没个奔头,心里想的,不过是经营好着一亩三分地,不让人给灭了。”
“李善长的话,给咱提了醒,咱如今和当初不同了,咱也能,争一争天下了。所以一言一行,都得思虑再三,要低调,要克制,要顾大局。”
独白结束,林凡依旧用他独特的拍摄手法,展现了时光变迁,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