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班头的,熟悉官府的做事风格。
一时间倒是有些感慨阿桂此人颇有古君子之风,不像其他清廷的封疆大吏那般狠辣~
……
而撤至九江府建昌县的阿桂,此时刚接到朝廷的600里加急。
他看完了半天默不作声。
一来,乾隆没有太多的责罚,让他颇为感恩。暂署湖广总督,明显是给他退路,给他再战的机会。
二来,御史弹劾他“刚愎自用、无视浮梁士绅王三松预警”的折子,让他颇为震惊。
“师爷~”
“东翁,您召我?”
阿桂没好气的扔给他,师爷接过三两眼就看完了,表情震惊。
“所以,你能告诉本官,这个姓王的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吗?”
“东翁稍候,在下这就去查。”
师爷额头出汗,他知道这其中的厉害。
皇上刻薄,转来这些弹劾折子就是敲山震虎,说明他心里已经信了5分。
更可怕的是,行辕发生的事2000里外的御史知道,大将军和自己却不知道。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行辕内有眼线!
师爷跟了阿桂十几年,深谙官场之诡谲。
……
仅仅花了半天时间,就找到了肇事者。
那名拆了信甚至没看内容就擅自做主扔掉了的书办。
“师爷,我错了。”
“你何止是错了,你是犯下了弥天大错。你为何不禀告大将军?你为何顺手就扔了?”
师爷当着许多人的面,大声斥责。
随后厉声喝道:
“来人!”
2名八旗兵走进来,按住面如死灰的书办。
“此人玩忽职守,遗失机密信件。其罪当诛,斩。”
八旗兵立马抽出佩刀,
咔嚓,一颗血淋淋的脑袋滚出去2尺。
师爷没打算寻找那封信件,他百分百确定找不着了。要么在有心人手里捏着,要么在撤出九江时和其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