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运和认真答道:“或许有。”
常火炎哈哈大笑,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又指着桌子上的一盘折耳根问道:
“于兄弟吃不惯吧?”
“味道略怪。”
150两一桌的菜,里面混进了一道凉拌折耳根,特别反差。实际乃是酒楼掌柜知道府尊有这点小小爱好,故而每次照例上一盘。
……
常火炎猜到他心存疑惑,夹起一筷子,笑道:
“不怕老弟笑话。你之砒霜,我之甘霖。”
“何也?”
“余幼时即火大,家贫,无以娶妻为慰,遂不慰。破衣赤脚,冷粥咸菜,苦苦求学,同窗之美食华服美婢,只敢稍视。视之,则邪魔入心,如爬心,浑身炙热,坐卧不宁!何解?竹杖轻芒,入山野采耳根,入口初酸腥,后甘甜。此物大妙,败火降毒,余方稍减邪念,专心读书!”
于运和焕然大悟。
他是世家公子,从小虽学业辛苦,可婢女、书童、书房四房这类的物件可随意取用。
对于四川学子常火炎的难言窘迫,他不太能理解。
出于礼貌,也来了一小筷子。
借着酒劲勉强吃下了肚。
……
通过常知府之口,他了解了许多江北的官场逸闻,还有一些从未听过的地方陋规。
于运和心中暗呼开眼,同时对于父亲的苦心有了更深的了解。原来书里学的那些鸟知识,都是骗人的。
前些日子,
父亲令老管家手持亲笔书信而来,代父训子。
言辞之犀利露骨、离经叛道、尖酸刻薄,令自己浑身大汗,20年的思想防线分崩离析。
苦思冥想数日,发现在逻辑上竟无法推翻老父亲的理论。
于是决定尝试一下。
毕竟亲爹是不可能坑儿子的。
一尝试,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妙啊,妙不可言。
同僚一团和气,再无掣肘,再无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