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的误会,就是这样产生的。
看似无伤大雅,实则后续问题很大。以至于李郁也要捏着鼻子接受现实。
这就好比,作品的解释权并不在创作者手里。你说了不算,大家愿意相信的才算。创作者最好识相,莫要强行辩解。
而不久后郁酒推向市场,初步成功,
李郁果断的成立了一个“王家郁选公司”,集中经营旗下货品。等称帝后,再改名“皇家郁选公司”。
不再让各地县衙插手,直接实现了公司和经销商的对接。
当然,赋税必须留给各县。还有每卖出一斤郁酒,给当地分红1文钱。
李郁自认为,这样的分配制度就算很讲良心了。
提前为自己置办点私产,很有必要。
皇帝没钱花也很痛苦的,花点钱享受享受就要被那帮大臣叨叨,恶意的提各种建议,说那些冠冕堂皇的话。
还要被窥探**,实在是不爽。
打了一辈子仗,享受一下还不行吗?
李郁很清楚,想做真正的圣人是没有好下场的,口头自称是圣人就行了。
……
扬州府,
布政使衙门,钱峰一脸黑。
底下站着一群貌似谦卑,实则桀骜的红顶子。
淮安督粮道于运和、扬州知府胡佐佑、以及淮、徐、通、海的主官。
仍在大清治下的江苏各州府主官都来了。
“本藩台想郑重地再问你们一句,丰济仓、广运仓储粮究竟有多少?”
【清代运河沿线有四大粮仓。一是江苏淮安的丰济仓,二是江苏徐州的广运仓,三是山东德州的德州仓,四是临清的临清仓。】
以上,理论上单座储粮量谷值在150万石,峰值在300万石。
可谁都清楚,理论啥也不是。
钱峰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他偶然的一次微服出行,从街边百姓嘴里听说这几个月的粮价一直在涨。
若是换个人,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