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嬴政好奇的目光,朱由检也没什么好隐瞒的,简单说明了大明从朱元璋到他朱由检期间,数十个文臣死谏的情况。
“他们真不怕死么!”
嬴政脸色阴沉,如果换做是在大秦,那些文臣早被他夷了三族。
“有的或许怕的吧,有的是是为了能贯彻自己信念不惜直面死亡。”他想到了海瑞,想到了杨继盛等名臣。
“而且,死了能名传千古,对于那些文臣而言何乐而不为呢。”
从古至今,因为谏言被皇帝处死的臣子,最后大多都会被史书正名啊。例如夏朝的关龙逢,商纣比干!
“名传千古吗。”
嬴政双眼一眯,一千五百多年后的史书仍记载自己了焚书坑儒,确实是能名传千古啊!
所以说,赐死他们反而是成全他们?
但要是真的是有为了国家社稷,黎民百姓的高风亮节,嬴政觉得自己也不舍得赐死他们。
可想到大秦儒家那几百博士,嬴政不禁摇了摇头。能用的人才无外乎那十几个罢了,剩余的都是一些“酒囊饭袋”。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想印就给他们印呗,反正书籍内容的决断权在你手上。可以先审查一次,看到不顺眼的地方删去便是。”
“倒也是。”
嬴政若有所思,印刷术和造纸术在自己手上掌握,印什么书都需要自己许可。
不用十几年二十几年,竹简很可能被淘汰,即使是史书,内容都得被自己左右。
不需要所谓的焚书,几乎也可复现史书记载自己做出来的焚书壮举。
“当然了,朕觉得不能那么简单的便宜了他们,嬴政老哥不考虑以此来彻底收编儒家吗。”朱由检笑道。
“哦?崇祯老弟有何高见?”
对于儒家,嬴政起初是抱着拉拢的态度。
但看到千年后的明朝,看到了秦朝的结局,明白重用儒家必然的结果。
如果说儒家治世的思想是人人皆可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