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之下,立即就能察觉出其中蕴含的真理。
但那几句话内容太少,即使是荀子也无法管中窥豹。
如果此生已经找不到答案了,世上还有什么比这更痛苦的事呢?
嬴政皱了皱眉,问道:“那么夫子找朕是什么事?”
荀子道:“老夫只为求学。”
此言一出,顿时满殿哗然了。
其他百官,个个脸色怪异,震惊无比地看着荀子。
尤其是丞相李斯,最了解自己老师是如何博学多才。
在场所有人,甚至是放眼整个天下,谁能有老师学问高?
于是,众人又窃窃私语起来。荀子这样的当世大儒,若都说自己才疏学浅的话,那么这天底下,谁敢说自己才高?
当初人家名满天下的时候,这朝中百官多数人还在穿开裆裤呢。
嬴政心里也来了兴趣,心里暗暗想:“世上真有比荀子学问高的人吗?”
嬴政道:“夫子真的是为了求学?”
荀子便看向淳于越,说道:“没错,前几日淳于越跟老夫谈了几句话,让老夫惊为天人。”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的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致良知,知行合一。”
当荀子说出后世一千多年前王阳明的语录,数百名博士都皱眉沉思。
好家伙,他们可是师从孟子,孔子,认定的是人性本善。
除了人性本善,几十年前荀子提出人性本恶论,没想到现在又跑出来一个人性无善无恶论。
数百博士本来对此不屑一顾,但极少数一批真正的学识渊博的博士想要扳倒那个理论,但愈是思索愈是觉得玄妙。
淳于越老实道:“那几句话是出自太子扶苏的新老师,太子不理解其中道理所以他向我请教。当时我听了,也没有在意,可回到了家后,突觉得这其中似乎不简单,于是……于是苦思冥想,越是苦想,越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