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只是让平常老百姓识字而已,因大秦举荐制的缘故,担任官吏的机会,也几乎轮不到他们吧。”
举荐制的弊端很大,很多人都会有自己的私心从而任人唯亲。
所以直到大唐将科举制度发扬光大前,官吏的任命几乎都把持在世家手上,百姓根本没有出头的机会。
“你们大明不也是举荐制吗。”嬴政愣了一下,出声问道。
他实在想不出除了举荐制,会有什么方式来筛选人才。
“并不是,自从九百年前的隋朝开创科举制后,华夏各朝都是用科举来筛选人才。”
“科举?”
朱由检嘿嘿一笑,将什么是科举简单的讲解给嬴政知晓。。
“竟有如此筛选人才的方法?”听完朱由检的话,嬴政被惊到了,构思巧妙,很好地将世家诸侯手上人才举荐的权利剥夺了。
“父皇,本来儿臣刚想跟你汇报呢,科举真的是有史以来最大的创举之一。”扶苏也兴奋道。
本来扶苏以为大明所谓的科举,实施会很难。
或许会是一下子数百万人参考从而录用,那是何等大的工程,毕竟谁不想当官,很可能来参考的考生必是水平参齐不齐,从中挑出真正有才华的人太难了吧。
然而从自己老师那里了解详细才知晓,所谓的科举并非那么简单。
明朝考试分为四级,第一级是院试或童试,考试者统称为童生,这个“童”字是初级、而非幼儿的意思,所以七八十岁的童生也是有的。
这一级考试是在州县范围进行的,在这个考试中合格的人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秀才”,考试成绩有六等,考到高等的才能得到秀才的称号。
而考到一、二等的才有资格去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叫“录科”。
当上秀才已经有些特权了,如以免除一个人的徭役、见到县官可不下跪等等。
下一级的考试为乡试,这个所谓乡试不是指乡里的考试,而是更高一级,即省一级的统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