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京城顺天府内,正在处理政务的刘宗周接了圣旨后,整个人愣住了。
其实在崇祯继位时,即欲改弦更张,励精图治,朝政出现了一些新气象,让他也看到明朝的社稷似乎有了一线新希望。
于是刘宗周饱含热情,来到京城,上《面恩预矢责难之义以致君尧舜疏》,希望崇祯“超然远览,以尧舜之学,行尧舜之道”!
但是自己的上书,得不到任何回应,他颇有些心灰意冷。
而担任了顺天府尹半年期间,刘宗周一度有辞官不干的想法。谁想到今日能得以重用,是因为陛下才看到自己的奏疏吗。
礼部侍郎尚好,最惊讶的是陛下让他兼任国子监祭酒,或许自己能大展身手,在国子监内,也将自己“慎独”的思想发扬光大。
“独”相当于王阳明所说的“良知”,“慎独”的功夫相当于“致良知”,那么为何刘宗周要立异呢?
他对此有所解释:“千古相传只慎独二字要诀,先生王阳明言致良知,正指此。但此独字换良字,觉于学者好易下手耳。”
…………
夜晚来临,热闹的咸阳城一片死寂。
但此时的咸阳宫内,灯火辉煌。
上百名匠人和庖厨,集中在原本嬴政的寝宫面前。
“父皇,我们这是要去哪里?”同样被叫来的扶苏,看着眼前的一幕,也不仅好奇。
“带你去见见你的老师,待会无论见到什么,都不要太惊讶。”
嬴政考虑了许久,决定告诉太子扶苏,他的寝宫有一扇能通往一千多年后世界的大门。
“父皇是说,我们能前往一千年后的未来?”扶苏瞪大了双眼,满是震惊。
尽管是自己最尊敬的父皇所言,但扶苏心里仍是保持质疑态度,世上怎么可能有那么荒谬的事情。
“不错,你的老师是朕请大明的皇帝帮忙物色,学识上领先了大秦的大儒一千余年,日后你可留在大明学习,也快自由跨越回来大秦。”嬴政缓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