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北宫,龙德殿,烛光憧憧。
刘辩端坐,两侧分别是尚书令卢植,太中大夫杨彪,羽林中郎将张辽。
再加上随侍左右的刘姥姥和吕芳等人。
可以说,除了帮助刘辩筹措粮草的林黛玉,如今这些就是刘辩的全部班底了。
在河南尹王允的带领下,一个面色严肃,颇有威严的甲胄壮汉,缓步前来。
“臣,北军步兵校尉高顺,拜见陛下!”
高顺很诧异,在王允的带领下,他入宫以来,见到了井然有序被安置的流民,还有军容肃整的羽林卫。
北宫城门处的西园军,虽然谈不上精锐,但也绝对算得上忠于职守。
洛阳皇宫,如今只进不出,在吕芳等大明太监的经营下,铁通一般。
外界只道,皇宫存粮不多,天子定然难以为继。
但是高顺所见,却是众志成城,岿然不动。
这样的士气,凭借皇宫的高墙,哪怕是他想要强攻进来,也不容易。
所以,他对高坐上的少年天子,多了几分敬服。
“起来吧,赐座!”
刘辩没有礼贤下士那一套。
在天子之位,代表的是天下正统,不需要!
叫起之后,他便没做声了,
“兵困皇宫,高校尉是汉臣?亦或乱臣?”
卢植直接开口喝问,当初他率领北军讨伐黄巾的时候,高顺还不过是个军司马,后来因战功升为校尉。
但因为他不结党,不谋私,所以并不被世家所喜,一直在北军默默无闻。
没想到,先后因为董卓袁绍筛了几遍,他自岿然不动,如今展露出来。
“臣高顺,自先帝以来,投身北军,征战沙场,莫不以军令如山。
臣乃汉臣,更是陛下之臣!”
高顺严肃,说话直接。
他军围皇宫,是上头的军令,而且军令是保护皇宫,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超出职权。
至于这命令是董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