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差下人去客栈叫谢余。
谢余来到于府,又和陈德遵一番客套见礼。
接着陈德遵当着于骞的面,问谢余对赈灾一事,可有什么好的办法。
谢余眉头稍稍拧了拧:“赈灾……不就是应该朝廷出银子吗?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嗯……或许有,但小子实在是想不出。”
一边说,谢余一边摇了摇头。
想不出?
看着谢余拧眉思考的样子,似乎不像在作假。
陈德遵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之色,最后还是笑着起身道:“也是。历朝历代多少年,这受灾的百姓何曾少过?那么多贤明的君臣,最后想出来的经验,也都在此了。”
“看来老夫确实是多想了,节庵,愚兄就此告辞!”
冲于骞拱了拱手,陈德遵失望而归。
等陈德遵一走,于骞也松了一口气。
本想着提前提醒谢余藏拙呢,但他知道陈德遵此人有多精明。倘若他真提醒谢余,刚才谢余定会露出马脚。
谢余这回答不上来,倒免去了一番麻烦。
不过……谢余是真的回答不上来吗?
看着旁边一脸微笑的谢余,于骞下意识地问道:“贤侄当真想不出,那赈灾的法子吗?”
谢余摇了摇头:“那倒不是。我骗他呢!”
“哦?”于骞顿时挑了挑眉头,“这么说贤侄真有办法?”
谢余点头道:“办法是有的。”
对于骞,谢余倒是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说与我听听?”
于骞来了兴致。
谢余笑着坐下,然后问于骞道:“大伯觉得,这赈灾的关键在哪?”
“钱!粮!”
谢余点了点头:“那您可知,这赈灾最大的阻力在哪儿呢?”
这次不等于骞回答,谢余便直接说道:“地主!您发现没有?不管这地方如何遭灾,流离失所、挨饿的永远都是百姓!而这些地主们,无论什么样的年景,都饿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