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怱怱而过,龙傻儿终于熬到了十多岁了。
语焉也长得楚楚动人,甚是招人喜欢。
二人在龙母的悉心调教下,半劳半玩,没进镇上初小读书,而是在家,学完了初小的全部课程。
如果按龙母的说法,高小的知识也学完了,就直接去初中读书算了。
山里像他俩那么大的娃娃,已经加入到了进山砍柴的劳动大军队例中,担起了养家糊口的责任。
还有到小煤窖背煤的,也有去生产队挣工分的。
家庭条件好点的,已经背上书包,进入高小或初中等学校,为前程而战。
龙母想自己就教他们初中知识,但没有书本,去找当教师的同学借。
但她在县中教书的同学不这么认为。
他们的观点是:学校是个大熔炉,让孩子进去读书,可以看见更大的世界,了解更多的科学理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同学们说:“你虽然学富五车,岁月不败美人,毕竟科学在发展,你身在龙门山那个山旮旯里,认识点有限。
“如都像你这样,又不都回到私塾时代。
“这明显开历史倒车。”
龙母虽然固执,但还是同意了同学的见解。
她利用一个星期天,跟大队长请了两天假,就背着家中的土特产,拖着龙傻儿与语焉,一同到县城,去找在县城一中当校长的同学拿个主意,教肓大纲,同学把握的分寸比她到份。
她还有一个意思,要真正的教育权威,顺便检测下这两个小家伙的知识根底如何?还有她的教学水准。
三人起个大早,舟车劳顿,到县城已是太阳当顶。
街上行人并不多,也许都上班去了。
那个时代的街道,并非今天城市的繁华。
那时的人,没事是不会上街闲逛的,不然被抓住了,就被当做流窜犯,盲流抓起来,送采石场去敲铺铁轨的碎石子。
语焉对城市并不陌生,一到街上,就给龙傻儿介绍,这是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