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沃,你等自需去田中劳作,以增粮食。”
一僧人道:“可若我们去种田了,那不会耽误诵经拜佛的时间吗?”
镜妙摇摇头,笑道:“禅只在寻常中,唯有弯腰去劳作,朝暮参禅才会越发有所收获。”
僧人们,无论愿意的还是不愿意的,都只能遵从。
谁都知道,眼前这年轻的方丈是真正代表着佛陀的。
谁敢得罪她?
更何况,这些日子,镜妙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除却太过年轻貌美之外,其余一切都能称的上是符合了一座大寺的方丈德行。
德不配位,手无利刃,必生灾祸。
镜妙有德行,有佛陀支持,这位置她坐的很稳。
而曾经那纨绔大小姐在历经种种后,早如脱胎换骨,苦难以及挣扎让她变得从容起来。
她深深知道,随着出家人的变多,生产者就会变少。
所以,她要发动心慈寺的僧人去种田,去劳作,她甚至自己也会参与其中以做表率。
僧人们一一离去,扛着锄头忙碌去了。
如今虽方秋收,却是冬小麦种植的日子。
十月下播,来年五六月丰收。
镜妙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双手。
那本是细腻的手如今已经多了些粗糙。
她不悔,反倒是充实,如同寻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她退去方丈的锦斓袈裟,换上易于干活儿的农衣,便要离去,忽地她耳边传来声音。
“今晚不用准备我的饭菜,我吃中午的。”
这是佛陀的声音。
镜妙愣了下,却又只觉佛陀这随性无比的话中蕴藏了深厚的禅机,好似每一字都能令人开悟,她将刚刚拿起的锄头放到一边,双手合十,恭敬道了声:“南无我佛,弟子晓得了。”
紧接着,佛陀的声音又响起。
“对了,明天给我准备一百五十人份的饭菜。”
镜妙:
这一次,她没悟出禅机,只悟出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