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脑海中有关董承字迹的记忆闪回,孙彬只感到手腕似蕴藏用不尽的力量。
连忙从房间找到空白的竹简,提笔落字,一气呵成。
很快,这一封当今国舅董承私底下寄给左将军刘备,意图拉拢刘备一同击杀当今司空曹操的绝密书信便无中生有,被孙彬“造”了出来。
古代书信想要辨别真假,在刑侦术不发达的年代也就是靠每个人的笔迹不同。
因而获得模仿笔记能力的孙彬,可以轻而易举地让董承本人“写出”他都不知道的东西。
给外人看来,这信上内容便是董承偷偷联系左将军刘备,想要拉拢他“兴复汉室”的罪证。
看似与历史上的情况一致,但在孙彬的手上,这样一段真实发生的历史被寥寥数语,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几处事实。
第一条被改变的,便是这场“造反邀请函”发出的时间,按照孙彬写的信中口吻,仿佛这一切发生,是在刘备借口讨伐袁术之后。
但实际情况是,咱玄德公在衣带诏上签上大名后发觉不妥,这才找了个借口跟孟德那边讨了个润出许都的差事,为得就是避祸!
衣带诏迟早要公布,公布之日便是曹刘决裂之时。
孙彬心中明白的很,按照自己的规划,刘备集团目前最好发展路线绝不是与曹操集团撕破脸。
因此,衣带诏这颗雷,他一定要提前排除!
而眼下排除的最好方法,就是要让曹操相信,刘备还没来得及在衣带诏上签字,董承一面发信求刘备加入自己,一面将刘备大名写了上去,强行拉刘备上贼船!
而这封刘备要“主动”向曹操提交的董承亲笔信,将是这项忽悠人大计的关键。
将这封信借助车胄直接送交曹操,以刘备的口吻带着“铁证”来主动检举你董承谋反。
至少在面子上,咱刘备做的这套做的没毛病,曹操即便怀疑,也找不到打刘备的借口!
而且,眼下官渡之战隔年即将开打,曹操不可能因为一项莫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