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对藩王宗室下达的旨意中有一句:朕听纳内阁、六部的谏策。
好处全是皇帝的,黑锅却是大臣的,这操作简直了。
若非接受的圣人教诲不允许他们对皇帝爆粗口,朱元璋、朱棣等人一个也跑不了。
奈何,徐阶也是个泥捏的,全然没了当初严嵩在时的刚强,反倒劝着一众清流大员,让他们理解皇帝。
别说跟皇帝干仗了,就连屁也没敢放一个。
不过这一来,徐阶虽讨好了皇帝,却也不可避免地让诸多清流有了不满。
严嵩在时,你徐阶敢争敢抢,严嵩一走,你就只想着讨好皇帝,你这样……本质上跟严嵩又啥区别?
虽然徐阶极力挽救,可仍是折损了些声望。
这一波,钱是朱厚熜的,黑锅是清流的,情绪宣泄对象是徐阶。
不仅更进一步加深了京中官员与地方藩王的矛盾,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清流的团结。
就是吃相太难看。
受李青影响,朱厚熜才不在乎这些,早就不怕丑了。
再者,他嘉靖可不是正德,他有儿子继承皇位,未来谁敢泼他脏水?
何况,嘉靖一朝的政绩,就是比之永乐,也是不遑多让,谁敢罔顾事实?
至于臣子心中如何作想,朱厚熜才不管呢,反正只要没听到,那他就没被骂。
不过,对徐阶的忠心之举,朱厚熜还是给了正向回馈的,准许他多接触太子,为太子减负担。
与此同时,刚九年考核期满,升任侍读的高拱,由于为太子讲学期间表现出色,朱厚熜提拔为翰林侍讲学士。
一跃成为明面上的帝师。
刚走了一个严嵩,朱厚熜自不会急着动摇徐阶地位,不过也要着手谋划未来的政治格局了。
以儿子的智商,以进化近两百年的臣子精明,朱厚熜也没指望儿子能玩的过,只能从政治架构上,来为儿子铺路。
至于李青……
朱厚熜知道,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