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而是‘生活’。
从不饿死,到能吃饱饭,再到只要不怕苦累地努力奋斗,就能娶得上媳妇儿,养得起孩子……
逼得朝廷只能折中,提高对灾民的赈济,以求其安分下来,不要四处闹事。
只是这一来,百姓是好过了,难过的却是朝廷。
一群既得利益者这个愁啊……
只能大骂李青不是东西,本末倒置,取小舍大……
他们没想苦朝廷,苦一苦朝廷的是李青,骂名自然李青担。
对于群臣怒骂李青,朱厚熜并不阻拦,且还乐意见得。
有时候情绪上来了,他也会骂几句……
秋去冬来,随着赈灾力度的持续加大,越来越大……国帑财富消耗之恐怖,简直不可想象。
户部尚书粗略的算了算,按照这么个花法,顶多到来年三月,朝廷就发不出官员俸禄了。
这还了得?
一向以沉稳著称的徐阶,再也坐不住了,联名六部九卿诸多侍郎,给皇帝上一道奏疏——论对江南加征赋税的紧迫性、必要性。
不料,朱厚熜却是模棱两可,奏疏也是留中不发。
皇帝不急,诸大员可急了。
见皇帝老神在在,整日奉天殿、大高玄殿两点一线,都不怎么处理政务了,太子又实在稚嫩……财政状况岌岌可危,只好来到大高玄殿,跟皇帝对线。
当然了,这个对线主要体现在一哭,二跪,三高呼太祖、成祖,大明国将不国……
这次,群臣并非夸张。
真要这么不作为,大明可能的会国将不国。
个人会破产,国家也会,朝廷即将一穷二白,拿什么供养为皇帝治理江山的官吏,拿什么供养守护国家安全的军士?
更让群臣愤懑的是,都这会儿了,皇帝依然在拨付建设学塾款项。
简直胡来……
大高玄殿,君臣对峙。
道台上,朱厚熜打坐掐诀,神色恬静;道台下,以徐阶为首的高官,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