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大,可也惠及了很多百姓,我们建立商会,对其扶持,除了高额赋税之外,不也是为了让百姓生活的更好吗?”
朱厚熜默了下,道:“其实,这才是你我君臣的症结所在!”
“说说。”
“发展太快了。”朱厚熜叹道,“当一直很好,越来越好成为常态,不那么好,没有更好,就成了天理不容。”
“好人只要做一件坏事,之前的努力就会被全盘否定,而坏人只需做一件好事,便能改变人们对他的印象。”朱厚熜缓了口气,道,“正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滥赏,则不知恩重,换之治国,亦然。”朱厚熜道,“朕知先生心系天下苍生,可先生当明白,一旦人心不足,会有什么后果。”
朱厚熜苦笑道,“一个人饥饿的时候,野菜都是人间美味,可习惯了山珍海味之后,改吃粗茶淡饭,便也难以下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这就是你的理由?”
“是!”朱厚熜点点头,“说句先生不爱听的,即便是将你的事迹公之于众,百姓也不会有多感激你,可当你无法满足他们的欲望之后……你便会因为只做一件‘坏事’,就让他们心生怨愤,甚至还不如坏人呢。”
顿了顿,“更可怕的是,你不是自己做好人,你是在裹挟大明做好人,受到反噬也不只是你,还有大明的江山社稷。”
朱厚熜帝王之气轰然爆发,淡然道:“朕身为一国之君,岂能坐视先生铸成大错?”
李青:“这下,总算说完了吧?”
朱厚熜气势一弱,悻悻点头:“说完了。”
紧接着,又补充说:“朕如此作想非是不想做好人,而是基于……满招损,谦受益。朕不觉得大明一直会势头迅猛的良好发展下去,这个态势总归是要趋于平缓,甚至,会有一定下滑。这不是概率事件,这是未来必然会发生的情况。”
“不得不说,听着很有道理。”李青点头。
闻言,朱厚熜松弛下来,笑呵呵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