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很有必要。
有舍才有得,一把抓不可取!
“人都是在经历过事后才会成长,没有人天生精明强干,亦没有天生的明君,皇上你也无需妄自菲薄……”李青给了个甜枣。
一味的打击不可取,得循序渐进的来,不然,只会适得其反。
坦白说,现在的朱厚照都超出他心理预期了,不能太苛求了。
朱厚照脸色好看了些,道:“为了江山社稷,朕不介意丢些面子,可这事儿……他不是强留就能解决问题的啊。”
“哎?皇上着相了。”
“什么意思?”
“太上皇!”李青道,“内阁是在太上皇执政期间成长起来的,三学士亦是对其言听计从,只要太上皇出面调停,定能和平解决。”
弘治在群臣心中的地位,那可是鲜有皇帝能及,他们受弘治恩重,自然对其又敬又爱,尤其是三个内阁大学士,他们能有今日权柄,多赖弘治。
开玩笑,梦中情帝岂是浪得虚名?
“父皇……”朱厚照亦觉得可行,叹道:“父皇龙体抱恙,还要让他为国事操劳,朕……失职啊!”
“皇上初等大宝,哪能一上来就面面俱到,父子之间,何须这般见外?”李青安慰道,“当父亲的没有不希望儿子好的,这本也不是啥难事,太上皇龙体尚好,累不着的。”
“嗯…。”朱厚照深吸一口气,人也冷静下来,蹙眉道,“李卿,朕总觉得这样还不够,怕是无法让群臣闭嘴啊!”
李青沉吟了下,道:“那就走文官的路,让文官无路可走!”
“比如……?”
“君臣较量,多以舆..论为主!”
“可言官……朕现在还无法掌控啊!”朱厚照叹道,“这个团体如今都被文官给渗透了,俨然成了他们的喉舌,再不是最初的言官了。”
“呵呵……干嘛非要言官?制造舆..论嘛……”李青微笑道,“翰林院那群笔杆子,写起文章来,攻击性一点不比言官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