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庸的李隆基,这才相信安禄山造反之事,和杨国忠商议抵御之策!
以名将高仙芝、封常清前往东都,募兵抵御叛军!
高仙芝、封常清二人,都是大唐数一数二的名将,但他们所募来的新兵,却都是市井之徒,如何能是训练有素的叛军对手?
此战,唐军战败,东都失守!
高仙芝、封常清二人,被迫退守潼关!
此时的李隆基,却再出昏招,竟然听信宦官监军边令诚的谗言,诛杀高仙芝、封常清两员大将!
起用病废在家的哥舒翰为兵马副元帅,镇守潼关!
“临阵换帅,乃是大忌啊!”
对于李隆基这番举动,不少神州皇帝皆暗暗摇头。
战败之责,并不在高仙芝、封常清两人!
安禄山、史思明的叛军准备了那么长时间,高仙芝、封常清根本来不及训练士兵,就要上战场,如何能是对手?
因为一战的失败,就斩杀了这两位名将,何其冤也?
然而,代替主帅之职的哥舒翰,虽然是年老病废之身,却也是一位经验老道的宿将!
潼关地形险要,易守难攻!
哥舒翰进驻潼关后,便立即加固城防,深沟高垒,闭关固守!
安禄山命其子安庆绪率兵攻潼关,被哥舒翰击退,叛军主力被阻于潼关数月,不能西进!
“幸好,我大唐还有哥舒翰这样的人物!”
“气数未绝!”
哥舒翰深谙兵法,经验老道,他深知自己麾下这所谓二十万大军,都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不是叛军的对手。
只要正面守住潼关,然后让李光弼、郭子仪率军攻击敌后,两面夹击,叛军必败!
但是,李隆基却中了叛军的诱敌之计,竟命哥舒翰主动出击!
杨国忠也以为,哥舒翰拥兵自重,是打算图谋自己,也向李隆基进谗,敦促哥舒翰出击!
哥舒翰虽知此战凶多吉少,但皇命难违,高仙芝、封常清血淋淋的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