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表明周琛已经下定决心,如果此次没法成功削弱四国,为大周谋得该得的利益,哪怕硬着头皮,也必须动大战。
三人明白了周琛的心思,还是荀攸第一个开口道:“君上。以为臣来看,形势再是艰难,也不会过半年之前,诸侯联盟八十万大军威胁我大周时的局面。
君上担忧的是,战争对大周百业拖累太大,对百姓生活影响太深。不利于我大周日后动统一天下的大战。但是,一旦君上真的调遣我大周所有兵马,为臣认为国必然慌乱。
魏齐秦吴四国同盟,到时必然会产生裂痕。因为他们谁也不敢,谁也不想先面对我大周的大军兵锋,最先毁灭。更何况,我大周刀兵一起,赵国、晋国,其他各诸侯国必然不肯错过机会,他们不用我大周运作,就会找准机会,对各自的敌人进行打击。
到时有了晋伯吕布牵制秦国,有了赵候袁绍牵制魏国。等于我大周凭空多了两路兵马。如果主公再派人出使雍国和越国。雍伯韩遂和越伯士叟,相信也会趁机会,去攻夺秦国和吴国的。
那时秦国西面大散关就会受到威胁,吴国西南会稽方向也会受到越国牵制。我大周负担就会大大减轻。
届时,我大军佯作四面出击,却只攻一国。为臣认为,半年时间,灭去一国。四国同盟,自会瓦解。到时,主公是选择继续大战灭国,还是给幸存的诸侯国割地求和机会,让我大周获得修养生机的机会,一切主动权,都掌握在主公手里了。”
“公达所说可行。若是无法回避,主动动大战,当需有主攻方向。”
周琛微微点头,对荀攸的看法,很是赞同,迫不得已,也只能如此。
“君上,为臣认为,现在还有机会,迫使四国退让。郭尚书让主公召开诸侯会议,未尝便没有这样的意思。以为臣看来,不但要召赵侯、晋伯、燕侯、雍伯、越伯五国来会盟,还应该让魏候、齐候、秦候、吴候都来会盟。这样君上才能在诸侯大会之上,对四国施压。迫使四国诸侯认错。这不但更加证明了君上是诸侯霸主,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