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手无缚鸡之力的儒生,当算半个江湖高手。
他一腔少年热血,志在行侠仗义,打抱不平,除尽天下恶人。曾为给友人复仇,入恶霸家中杀人,不幸遭大批狱吏围攻擒获。在狱中时,纵然受尽酷刑,徐庶却是死死扛住,没有吐出真实姓名,而连累朋友和父母。
官府无法确认人犯身份,就无法继续审案判罪,只好压徐庶游街,让全城百姓辨认徐庶身份。
徐庶的侠义之举,感动了所有人,人们敬佩、同情徐庶,都不忍心上前指认他。官府没有办法,只能将案子延期,后来徐庶在朋友的营救之下,才逃过了此劫。
侠义忠勇热血的徐庶,受到这番顿挫后,大彻大悟,认识到个人武力终究有限,不足以铲除人间不平事,诛尽天下害人虫,这才弃武从文,学成了后来满腹韬略,身负治国用兵的当世大才!
一个如此热血忠义的徐庶,周琛不敢肯定、没有自信,他能将对方调教成历史上那样的大才。这也正是他对徐庶忍痛弃之不用的真正原因!
然而,现在看来,他的一片良苦用心,非但没用,甚至使年轻高傲的徐庶,认为是一种轻视和羞辱。
周琛可以想象,昔日的学友,当着他的面邀请另一个学友入仕,却对他毫不理睬,这会使使人多么难堪和受打击。如今徐庶就是这样,显然是与他较上劲了,非要证明他自己的才能不可!
既然如此,那他何不借着这个机会,提前让这个天才,就此认识到他真正的志向和潜力,去挖掘开发他本身的潜力,早一日修成正果,成为那个兵法谋略皆让世人瞩目的徐庶!
周琛一念想通,再不犹豫,当下充满自信,盯着徐庶道:“好!既然元直如此要求,那今日周某便成全你!”
“徐庶求之不得!”徐庶毫不示弱,迎上周琛目光,道:“既如此,请府君便说如何考核吧!”
包括荀彧在内,厅外的士子贤能听此,也都立刻将目光转到周琛身上,看他如何划下道来,考核徐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