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郡人就不能再任甲郡守。
汉代的教育体系很发达,不仅在京师洛阳设有当时全世界规模最高、水平最高的大学--太学,而且在各地方都设有官学,像谯县这样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又是州刺史署所在地的大县,官学更是具备了相当规模。
汉代的官学走的是全民教育路线,不仅收官宦子弟,也收平民布衣家的孩子,有钱的能上,家庭条件困难的也能上。即使在京师的太学,只要学习成绩出众,交不起学费、甚至负担不起生活费,一样有办法完成学业。
具体的办法很多,有的可以在外面打点短工,搞点社会实践,半工半读,有的干脆在学校里打工,穷人家的孩子给同学中那些富人子弟们当仆人。有的学生自己动手在宿舍里生火做饭,以节省开支。这些都是学校允许的。
宽松的教育政策扩大了教育规模,培养出了大批人才。三国时期为什么能出现“人才之盛”?与刘汉一朝发达的教育体系直接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