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见师尊让他去襄阳,不敢稍作迟疑,又马不停蹄地赶回襄阳。
郭靖见朱子柳回转襄阳,大喜,与黄蓉、武三通又在郭府设家宴招待他,为他接风洗尘。
黄蓉与朱子柳相遇,总喜欢和他斗嘴,年龄大了也不例外,见到朱子柳,说道:
“朱师兄穷研诗词歌赋,精习书法碑帖,怎么这几日歪诗不见作一首,书法不见写一幅,是不是变得疏懒了?”
朱子柳摇首道:
“作诗要讲究心情,写字更要笔墨纸砚相合,才能一挥而就。”
黄蓉笑道:
“杜甫有诗云:李白斗酒诗百篇,莫不是朱师兄没有喝够酒罢?来,蓉儿敬师兄一杯。”
朱子柳接过,一饮而尽,说道:
“谢谢黄师妹。”
黄蓉见朱子柳豪饮,自己与他斗酒,肯定会吃亏,便暗示郭靖和武三通向朱子柳敬酒。郭靖会意,拿出两个海碗来,满满地斟上酒,说道:
“来来来,我和朱师兄喝一碗。”
朱子柳见状,大摇其头,道:
“别听黄师妹的胡说,李白是诗仙,喝酒一斗自然会诗兴大发。我等凡夫俗子,喝酒一斗只会想到呕吐。”话虽这么说,但也没有拒绝郭靖的敬酒,捧着满满的一碗酒,一饮而尽。
黄蓉笑道:
“明天我叫家里的二丫头小东邪来跟朱师兄学习书法,你们俩一老一少,一唱一和,又都是绝顶聪明的人物,想来应该是相得益彰。”
朱子柳摇首道:
“郭二小姐名满江湖,小小年纪,识见非凡,朱某久仰大名。老顽童都给她玩得黔驴技穷,朱某更加没有甚么能耐,可以让郭二小姐学了。”
武三通也斟满两碗酒,递给朱子柳一碗,敬道:
“师兄此次前去万花谷,师尊可安好?”
这也是郭靖和黄蓉想问的,见武三通相询,无不倾耳相闻。
朱子柳喝干了碗中酒,说道:
“师尊龙体犹然康健,每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