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为妥?”
郝经奏道:
“依臣愚见,可建国号为大元。儒家经典《易经》有云;大哉,乾元!元者,乃大也,第一之意。古时就称殷历的第一个月为元月,每月的初一为元日。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改易汉姓,亦是以拓跋姓改为‘元’姓。”
忽必烈欣然道:
“就依先生所言,登基即位之事,先生可便宜行事。”
郝经又道:
“建国立纲后,大王不能再自称为‘大汗’,可效仿唐太宗,宋太祖开国创业之举,而改称皇帝。”
忽必烈认为此言甚善,于是对郝经、刘秉忠等谋臣的建议,无不从善如流,全部采纳。接着他吩咐王鹗起草即位诏书,郝经、刘秉忠等主持建立各种典章制度。
当日,忽必烈下诏,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我蒙古太祖圣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图,四振天声,大恢土宇,舆图之久,历古所无。朕德薄能鲜,忝受天命。古语云:诞膺景命,奄四海以宅尊;必有美名,经百王而继统。肇从隆古,匪独我家。朕拟依古制,建极体元,与民更始。既成于大业,取《易经》乾元之义,建国号为‘大元’,建元中统。钦此!”
忽必烈又接受郝经、刘秉忠等建议,立长子真金为太子。中央制度,尽皆循依唐制;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宣政院等。中书省总理全国行政事务,由太子任中书令,下设右左丞相、平章政事等;下辖吏、户、礼、兵、刑、工六部。设枢密院,负责全国军务。设立御史台,为天子耳目,负责纠察百官善恶、谏言政治得失。
地方上的管理,忽必烈改变宋朝由文臣任知州的积弊,由皇帝直接派中书省臣去地方执政,称为行中书省事。行中书省后来就变成固定的官府名称,又成为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行省或省。行省制度是秦汉以来郡县制的发展,奠定了明清以来直到今天省区的规模,这种行省制度一直沿用到今天。
忽必烈重用汉人,实行汉制的消息,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