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阿娘养育之恩,心中有愧,无以言表。”言罢,其眼底深处,是难以言喻的哀伤与坚决。
苗起目光中满是疲惫与无奈,声音沉重,仿佛承载了石竹城所有的悲哀:“如今,此地连我一起仅余十五名百姓,再也没其他活口了,未来之路,茫茫未知,何方为归处?”
太皓沉吟片刻,眉宇间凝重如山,话语斩钉截铁:“朝廷之影,或再临,此地不宜久驻,宜速离。”
旋即,太皓转向朱烽火,其声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烽火兄弟,速召余下众兄弟来此,若无更多生息,勿需再探,以免徒增风险。”
朱烽火闻令如风,身形一展,去召集其他兄弟到来。
苗起老矣,然目光中却仍旧闪烁着对太皓的信任与寄托,声线虽微颤,却字字千钧:“十二,你才智过人,自石竹城中脱颖而出,官至高位,我这老朽之躯,已难远行,然这十几名百姓,愿托你肩,望你指引,为他们觅得新生。”
太皓闻言,心头一沉,望着苗起那斑白的鬓角,岁月的沟壑,心中涌动着无尽的酸涩与责任,他沉声道:“苗老放心,石竹城之子民,我自当如亲,无论天涯海角,誓必护其周全。”
苗起的话语如细雨轻拂过心田,却也如重锤击鼓,每一字皆沉甸甸:“你阿爷华希,大约在十年前已驾鹤西去,彼时,知你身居朝堂显赫,不愿牵绊于你,故去之泰然,无挂无憾。而你阿娘月盈,自华希辞世后两载,亦随之而去,至死方休,念你心间,未尝稍离片刻。”
言落,太皓,那铁骨铮铮的侠骨汉子,也难掩悲澜,泪水无声滑落,似断线珍珠,每一滴皆是过往岁月的重逢与遗憾,是对阿爷阿娘无尽孝的愧疚,是对那未能陪伴至终的痛心伤。泪水中,映照着曾经的温馨,也照着现实的冷冽,他明白,从此,这肩上的剑,不只为江湖,更为那未能守护的家。
苗起引线穿珠,为太皓一一介绍其他百姓的姓名,除却那位初洪之外,更有十三名铁骨铮铮的壮士,他们的名字如同古木参天,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