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兑的待不下去了。
想想也对,若非被逼到绝路,吕布何必背刺董卓。
这些事情安排下去之后,需要几天运作。
闲来无事,吕震便要去蔡府拜访。
高顺闻言便要同去:
“蔡家跟卫氏结亲,将军本就是派我去送礼的。”
如此正好一起了。
这几日,蔡府都在开门迎客,毕竟联姻河东卫氏,乃大喜事。
本身就是汉朝大儒的蔡邕,如今还被董卓重用,拜为左中郎将,封高阳乡侯。
因此,府门前宾客自然是络绎不绝。
不过,吕震和高顺等人来到后,却发现蔡府门前十分热闹,竟还有人堵着门起哄。
“蔡府大喜,众位又多是饱学之士,所以进门之前需赋诗一首。”
“主题自然是恭贺新婚了,还请众位不要谦虚,也好集百首贺诗送给蔡大人。”
蔡府旁边则摆放着一排长桌,桌上笔墨纸砚俱全。
此时已有人伏桌落笔写诗了,惹得不少人赞叹“才思敏捷”。
其实,如今没有科举考试,读书士子们要扬名的机会太少。
所以,借着蔡府婚事一展才华,扬名京城,也成了所有士子的愿望。
而蔡府对此自然也是支持的。
毕竟此举不仅能烘托蔡府婚事的热闹,还能让蔡邕博得宽厚仁爱的美名。
更重要的是,蔡邕本人就是个精史文、通音律、善辞赋、工书法的大儒,他也喜欢这种文学盛会。
不过,高顺看到这情形,扭头就要走。
吕震急忙拉住他:
“高叔,咱们不是来送礼的吗。”
高顺闷声道:
“可我们进不去,何必自取其辱。”
吕震自然明白高顺的意思,他笑道:
“高叔是怕我不会作诗吗?”
高顺有些迟疑,知道你元荡善谋,但你还会作诗?
这时,有人看见高顺,高声喊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