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究竟是聪慧还是仁德亦或者是暴虐,他不关心,也不在意。
还是那句话,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
说到底,他这个所谓的太子伴读,与李承乾的交情有,但还没有深到能提点他,甚至做他人生导师的地步。
李承乾也不需要他来提点。
至于做买卖,李让从拿出肥皂开始,与东宫的牵扯便始终局限于东宫太子殿下这几个字,而不是李承乾。
合作也始终是太平村李氏,东宫,长孙家,程府四家合作。
不管谁家的主事者换了,都不会影响到买卖的正常运转。
立身于焕然一新的显德殿殿前,宫人也结束了对于李承乾的追捧。
恭恭敬敬的朝大殿里喊道:“禀殿下,昭应县侯已至。”
“请李县侯进来!”
李承乾的声音自大殿里传出,宫人对着李让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李让拎着箱子毫不犹豫的进了大殿。
殿中除了李承乾之外,还有正襟危坐的老李纲,孔颖达,唐俭。
早在几日前李让就已经安排人给李承乾递过帖子,让他务必要将这几位老人请过来品茶。
李承乾明白李让肯定是又弄出来好东西了,所以很爽快的应下了李让的请求。
这四人之中,李承乾和唐俭是李让早就选好的茶叶生意的合作对象。
李纲和孔颖达,则是李让特意让李承乾请过来的宣传大使。
这两位是当今天下读书人执牛耳者,李世民亲口认证的学问大宗师。
在士林之中皆有着道德楷模的称号。
只要这两位老人认可了李让的茶叶,那么士林之中便会迅速卷起一抹饮茶的浪潮。
茶叶和香水肥皂不一样,茶这种东西,属于真正的奢侈品。
李让想要用他的新茶取代掉旧时代的茶汤,离不开读书人的支持。
毕竟风雅,浪漫都需要用钱支撑。
全天下也只有读书人会为这些东西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