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那就是东瀛又要派哪个藩王皇子前去镇守的问题了!
“怎么全都是些需要升迁的官员?”
那东瀛呢?
“行,那就这么办吧,把这些就要升迁的官员一并给算上!”
“确定了220人,还剩下140人!”
“这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啊!”
“你们这又是从哪里听来的消息?”
毕竟这些世家大族所倚重的官员跑去东瀛当官了,那他们在大明本土的生意还有利益又该如何保证?
“我们都不想去东瀛啊!”
这些全都是朝廷当前所需要解决的麻烦和难点!
“一口吃不下一个胖子,慢慢来吧!”
毕竟在大明本土,如果能够当教书老师的话,那么他们肯定都会选择在本土教书,尤其是西北这边,西安府和汉中才是首选!
再不济,去北平府还有太原府,乃至应天府也都比去东瀛好啊!
读书人本就文弱,有几个愿意出海到东瀛,去教化那些还未开化的倭寇流子的?
东瀛人,在汉人的心目当中,留下来的印象本来就不好!
毕竟洪武年间,那么多倭寇屡次侵犯我大明沿海,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不都是这些血腥残忍的倭寇犯下的罪行么?
一个是皇党派,像是淮西集团,还有一些和皇家关系亲近的,皇亲国戚之类的,都属于这一类!
而另外一类,便是士族派!
这些官员,基本上都出自世家大族,亦或者是受到了世家大族照拂而发迹的!
当然,东瀛打下来之后,派遣官员是肯定的事情,但也只是一方面!
朱元璋挑着眉毛问道。
“这还是咱老朱家的种么?”
“父皇真的不会派我们去东瀛?”
最小的伊王朱,在洪武三十三年,也已经十二岁了,让他去东瀛的可能性是最小的!
“挑选一些原本就要动的官员,对朝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