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只是19名,
但是也是很不错了。
毕竟这是整个华夏无数年来的谋士榜单。
起码是数千年来的前20人。
多么可怕,不言而喻了。
也算是为了他大隋朝争光了。
“好好好啊,高颎乃是我大隋的名臣,是为了我大隋扬名立万了啊!
哈哈哈哈,我要好好赏赐一番。”
“只是不知道,后面还有人可以上榜单吗??”
众人心情各异的时候。
很快,画面开始亮起。
高颎,又名敏,字昭玄。
高颎之父高宾曾在北齐为官,因避奸臣进谗而投奔北周,北周大司马独孤信引其为僚佐,并赐姓独孤氏。
高颎出生于东魏兴和三年。
他少年聪明敏捷,很有度量胸襟,
读了一些史书,特别擅长辞令。
当初,在孩童时,
他的家中有一棵柳树,有百尺多高,
繁茂挺拔如同车盖。
乡里的老年人说:“这家要出大贵人。”
周明帝二年
高颎十七岁时,被齐王宇文宪引为记室。
周宣帝死后,左丞相杨坚专政,阴图禅代。
早知道高颎精明强干,
并且熟习军事,计谋丰富,
便想延揽入丞相府。
成为自己的心腹。
辅佐于自己的霸业。
于是派邗国公杨惠传达丞相的意思,
高颎领会旨意十分高兴地说:
“我愿意接受驱使。为丞相霸业行!
即使事业不能成功,我也不怕灭族之灾。”
于是任丞相府司录。
当时长史郑译、司马刘昉都因为奢侈放纵被疏远,
杨坚愈加看重高颎,认他为心腹重臣。
而三国位面。
皇宫之内的刘协看到了这一幕幕。
也是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