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科技的神奇。一位参观的老人感慨地说:“这个四合院变得更有意思了,以前只知道这是个老院子,现在才发现这里面藏着这么多高科技的东西,还能看到咱老北京的手艺,真是太棒了!”
随着四合院成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亮点,周胜的公司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和赞誉。这不仅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形象,还为公司带来了一些新的合作机会。一些文化产业公司看中了四合院的独特价值,希望与周胜的公司合作,开展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周胜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商机,与几家文化产业公司达成合作协议。
他们以公司研发的金属材料为基础,结合传统文化元素,设计制作出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如金属材质的京剧脸谱、带有四合院图案的金属书签、以传统工艺打造的金属饰品等。这些产品一经推出,便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不仅在国内畅销,还出口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为公司开辟了新的盈利增长点。
在公司业务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周胜并没有忘记公司的核心业务——星际材料研发。随着“星际探索材料计划”的深入推进,研发团队在自我修复材料的基础上,又将目标瞄准了具有更强适应性的多功能星际材料。这种材料不仅要具备自我修复、轻量化、耐高温、耐辐射等特性,还要能够根据不同的太空环境自动调整自身性能。
研发团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需要攻克多个技术难题。周胜鼓励团队成员勇于尝试新的理论和方法,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研发资源和支持。他自己也经常深入研发一线,与团队成员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想法。
在研发过程中,团队遇到了一个关键问题:如何实现材料的智能自适应功能。传统的材料自适应技术难以满足星际环境的极端复杂性和多样性。周胜再次想到了灵泉空间,他推测灵泉空间中可能存在某种特殊的能量场或物质,能够赋予材料独特的智能响应特性。
于是,周胜带领部分核心研发人员再次进入灵泉空间,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