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宇自然懂了他们的意思。
但是想这艘军舰作战,并没有那么的容易。
他到现在,收到的军舰订单都是零零散散的小型订单,交易出去的,只有两三千吨的驱逐舰、扫雷艇、浅水炮舰这些。
数量也就百来艘,造船厂已经交付了。
至于下的战列舰和二战时期的航母订单,现在都才建了一些。
只有陆奥号和衣阿华级各建成一艘。
这样的建造速度,在和平时期,已经快的不可思议了!
但比起二战时期的美国,最快7天建造一艘自由轮,还是不能比。
但对比荣盛就知道了,到现在,10艘油轮都只交付了一半,(这样的效率让尚秘书在广船又订了30艘5万吨的油轮)。
这样一对比,葫芦岛造船厂已经是光速了!
前前后后交付给了李开宇1百多艘船不说,还建造了2艘几万吨的战列舰,又搞成了一艘核动力的电磁炮战列舰!
在各个舱室看了一下,李开宇说道:‘这艘船需要多少人操作?’
‘这船具备高度智能化,只需要230名海员,就能行成完整的战斗力。’
到了指挥舱,李开宇有些发愁:“军舰我很喜欢,但是现在没有任何的用处,太过于先进的东西,并不是一个好主意!”
陪同的少将嘴角露出笑意,‘相比外面的衣阿华,这样一艘,他们一个舰队都打不过。’
这是实话!
面对101,这些老式的火炮战舰射程不够,速度不够。新型的导弹战舰和飞机,面对刺猬一般的101,不管远近,都是挨打的靶子。
‘我只能看看,有机会我会把它带出去验证一番。’
李开宇并不能作保证,这种事情,怎么都不在自己的计划内。
下了船,两人签订了保密协议。
又去看了下自己买到手,却放在港口的战舰,李开宇也有些无奈的问系统:‘系统,我这军舰,是不是没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