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都成立了城投公司,专门融资用的。
前些年由于有土地财政,没有什么事情是卖几块地不能解决的,所以尽管债务高筑,也没很缺钱。
目前,地方政府债券余额大概25万亿,这是看得见的债务,利息也比较低,平均按照4%计算,每年大概需要支出利息1万亿。
还有很多隐形债务,像信托贷款,私募基金贷款等,按照城投类信托规模估算,这个数字跟债券比只大不小。就按照25万亿计算,平均利率在8%以上,每年需要支付的利息超过2万亿。
两者加起来就是50万亿,每年需要支付的利息超过3万亿。
天量债务,收入小于支出以后,连利息都还不上了,这个雪球就会雪崩。债务都还不上了,其他事情当然做不了。
一切都是没钱惹的祸。当工资都发不出,饭碗不保,谁还有心思做事!
天量的债务,怎么办?王鸿涛非常清楚地方政府债务危机的危害,一是它开创了地方政府举债大兴土木的恶例。二是成了地方官员为自己政治前途而大上政绩工程的资金来源。三是因为政府举债的政绩工程已经成为经济浪费的样板。四是它与权力资本合谋形成腐败的土壤。五是政府债务成因复杂、清偿难度大,牵扯前任后任领导班子错综关系,已经影响了地方政府的执政形象,进而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大障碍。尤其是广大农村,财力紧张、税源单一,过度负债带来的负面效应更为突出。个别地方领导竟然成了“躲债干部”,“病急乱投医”盲目引进项目以增加财政收入。政府还不了债,就会损害群众对政府和干部的信任。由于清偿债务往往是替上一届政府善后,还要去揭“旧盖子”、翻老账,因此不少地方在化解政府债务问题上往往“雷声大、雨点斜,尽量把矛盾推到下一届。六是政府债务最终“埋单者”只能是广大老百姓,只能是每位纳税人。必须说,政府债务,是加重税负的罪魁祸首之一。
政府本应在市场经济中向老百姓伸出“援助之手”,而今这只手蜕变成真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