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举。
为前车之鉴,令人铭记。
曹毅没有多言,安排道:“陈留教坊司,便交给曹震处理,你要学会放权,将许昌教坊司留给第二个人掌控,然后才有时间处理其他事情。”
“诺。”
杨修恭敬道。
“正礼。”
曹毅沉声道。
丁仪起身恭敬道:“公子。”
曹毅抬眸道:“这些人里面,你之稳重远超他们,锦绣商会处理的也不错,适当的割舍部分利益,让交出矿脉的士绅代理锦绣商会的货物,卖入各州郡,而不是等着各州商贾前来购买。”
“诺。”
丁仪恭敬道。
曹毅蓦然问道:“你可有事?”
丁仪沉思片刻,回道:“公子,人力是第一资源,耕田,纺织,乃至战争也是如此,管仲灭鲁国,衡山国在前,尤其是衡山国为齐国铸铁,致令农业荒废,我们是否要收缩工坊,让百姓回去务农。”
“暂时不必。”
“今年秋收还未出来。”
曹毅抿了口茶,淡淡道:“况且,当初衡山国才多大,战事将起,司空府也不会止步于九郡之地。”
“诺。”
丁仪恭敬道。
曹毅问道:“你对商业可了解?”
“尚可。”
丁仪颔首应道:“纵比不上范蠡,管仲,吕不韦这样的大家,但也应该不弱于徐州糜氏,无极甄氏,临淮鲁氏。”
“那好。”
曹毅放下茶盏,沉声道:“年前你给我交付一份商律,我要看到对商业的遏制,还有规划性发展,而不是让其无限膨胀,以及现在商业弊端的文书。”
“诺。”
丁仪恭敬道。
“伯宁。”
曹毅沉声道:“议事结束之后,你持我符令,前往徐庶家中走一趟,问徐庶和庞士元一个问题。”
满宠提笔沾墨,道:“公子请言。”
“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