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手。
“不得不为。”
“法治,在三公曹。”
曹毅坚决道:“如今,许昌内部纷扰,外部有群雄虎视,插手其他曹掾,会让世人以为司空府要排除士族,三公曹于仲德先生所掌,恰恰是最好的选择。”
“法治?”
曹操猛然抬头道。
曹毅沉声道:“兖州的法太乱,士卿不理,士族轻视,民不从法,军卒枉顾,故而从法治入手,才能夯实根基。”
“你好胆。”
曹操厉声呵斥道。
曹毅看向堂外逐渐迎来的暮色,漠然道:“有些事情,总需要有人去做,乱世重典无错,可重典不能只用于百姓,矫枉必须过正!”
“好。”
曹操斟酌片刻,妥协道:“如果你想要入三公曹,等立储之事商定,那便要举孝廉入仕,再者设铜雀台,也需要有人辅佐,可定下人选?”
“有。”
曹毅回答道:“弘农杨氏的杨德祖,他是名家出身,在朝野上下颇具声望,用他做刀可以堵住士族的嘴,还有许昌令满伯宁,他可作为操刀手!”
“杨修?”
曹操脸色黝黑。
神情变得愈发凶戾起来。
袁术称帝,他还想借机向弘农杨氏出手。
未曾想,刚回许昌便有荀彧,孔融为此求情。
连他的嫡长子,都想要保住杨彪,杨修父子吗?
“是。”
“他有大用。”
曹毅无所畏惧,直视上位。
大军回撤这一路,已经做好对自己的规划。
以满宠为操刀手,杨修为利刃,从法治,政令,军事等等方面入手,增加自己的影响力,夯实司空府的根基。
只有如此,才能震慑士卿,减少内乱,全力对外征伐。
“好。”
曹操眸子晦暗不明。
好似,如虚空般深邃,看不出情绪。
“诺。”
曹毅作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