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道:“既然一切安好,那我便放心了,那以后这些事,就要麻烦元龙了。”
说罢,便看着江面,不再多说。
陈登见状,笑道:“此乃分内之事,不必多言,只是登有一问,不知高陵侯可否解惑?”
刘逸扭过头来,点头道:“元龙且问!”
陈登正色道:“带我等渡过淮河,便到了淮南,高陵侯为何不攻下寿春,尽得淮南之地,以此成就霸业?”
以寿春为中心,汝南、庐江、樵县一袋,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光武帝曾以此大战赤眉军,最终成就帝业。
“呵呵,以元龙之才,难道看不出这淮南之地于我等只是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吗?”
“淮南的确是富足之地,兵精粮足,人口稠密,可经过袁术的祸害,还保留几分元气,怕是百不存一了吧!!”
汉末的这些诸侯,军事水平如何不太好评价,但治国理民水平都奇差无比。
自黄巾之乱后,也不过只是短短几十年,就将全国人口从六千万,打到了官府在册户籍只有八百万。
大部分诸侯都不得民心,所以经不起战败,一次战败就会令其万劫不复,再无东山再起的机会。
袁术便是其中的代表。
自被封为后将军,南阳太守以来,淮南便被他治理得一塌糊涂。
律令上,他不修法度,赏罚不明。
经济上,他不征赋税,奢姿无厌。
人事上,他全凭喜好,任人唯亲。
军事上,他竟是以劫掠百姓所得钱粮为军资。
这样的政权,就算初期再怎么强大,也只会如同流星一般,转瞬即逝。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建安二年春,袁术势力达到鼎盛,僭号“仲氏”开始,到建安四年六月袁术病死。
不过短短的两年时间,袁术就从不可一世的汉末第一大势力瞬间跌落谷底。
似乎是一眨眼的功夫,曾经那么辉煌强大的袁术派系就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