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辞,离开了下邳国,进入了琅琊郡。
他们的路线相当曲折,数次改变方向,或是为了躲避山贼,或是为了躲避兵灾,或是为了躲避瘟疫。
曹操三次屠戮徐州,下邳国是屠杀的重灾区,人口几乎被屠戮一空。
第一次徐州大屠杀时,《后汉书·刘虞公公孙瓒陶谦列传》这样记载,
初平四年,曹操击谦,破彭城傅阳。谦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还。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
方圆百里,全都荒无人烟。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写出这句诗的人,正是造成这等景象的罪魁祸首。
这是何等的讽刺。
只是,
诸葛玄恐怕永远都不会想到,正因为这次旅程,却影响了诸葛丞相后来的一生。
同时也为大汉最后的一个刘邦正统后裔国家季汉,留下了一个三代以来绝无仅有传奇。
其实,诸葛玄也知道,曹操在下邳国多有杀戮,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
毕竟如今的大汉,烽烟四起,远的不说,与徐州相邻的青州,就饱受黄巾之灾害。
只是后来,百万青州黄巾离开山东,有的前往冀州,被公孙瓒破获,有的去了兖州,成为了曹操的俘虏,还有的南下来了徐州,被陶谦派臧霸攻破。
诸葛玄曾经去过青州,见过那十室九空的惨状,早已有了心理准备。
但诸葛玄怎么也想不到,接下来的景象,会比他在青州看到的,会比他在青州看到的,还要恐怖千倍万倍!!
等过了厚丘县,到下相县临近泗水,离着数十里地,就能闻到恶臭弥漫。
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平原,平原上有许多村庄星罗棋布,但此时村庄早就没有了人烟。
房屋破败不堪,田园荒芜杂草丛生,原来的亭舍也变成了一片废墟。
这种景象,诸葛玄早就见怪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