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羊髓,做成拳头一般大小的团子,每个毡帐放四十九枚。五更时,人们将饭团从帐中扔出,可以全部扔出,也可以不扔完。待到天亮后,再检查计数帐外饭团数量,若是偶数,则认为吉祥如意,便举行盛大的宴会,把盏畅饮。如果是奇数,就命令十二个萨满,也就是巫师持箭摇铃,绕帐歌呼,帐内则在炉中爆盐,烧地拍鼠,叫做“惊鬼”,此后要在帐中住满七日,才可以自由走动,谓之祈福。
除夕日爆盐制造声响是吓跑所谓的“鬼”,与汉族除夕夜放鞭炮的习俗类似。
清代诗人史梦兰有咏契丹人春节习俗的诗:米团分抛五更时,绕帐铃声到日移。昨夜春书刚进御,和风已上碧缯旗。
契丹人称人日为元七,也就是正月初七。
《辽史》中记载:“凡正月之日,一鸡、二狗、三豕、四羊、五马、六牛、七日为人。其占,晴为祥,阴为灾。俗煎饼食于庭中,谓之‘薰天’。”
契丹人在正月还有一个节日,也就是“放偷日”。到了正月十三,契丹君臣上下,放偷三日,也就是正月十三、十四、十五三日。
据洪皓《松漠纪闻》载:“是日,妻女宝货、车马为人所窃,皆不加刑”,“亦有先与室女约至期而窃取者,女愿留则听人。”
于乐心想,这放偷日偷个女人是最快慰的事了!偷谁好呢!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