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入的大元军都不多,而是更多的则是发动两国被剥削的奴婢和平民起来反抗,率领他们打得解放战争。
但此次伐金则不同,江鸿飞身为当世第一大帝国的皇帝,自是无法亲临前线。
而且,此战大元帝国拟定至少投入五十万人马,上不封顶。
这样一来,这次担任前线总指挥之人,很可能会统帅大元帝国半数甚至更多的人马。
而对于岳飞而言,这更是他十年磨一剑,只待今朝的决战时刻。
岳飞深知,若能在此次伐金之战中脱颖而出,不仅能为帝国立下赫赫战功,更能实现他作为军人的最高追求——封狼居胥,名垂青史。
这份渴望与执着,让岳飞在面对江鸿飞的询问时,虽未直言不讳,却也在字里行间透露出了他的雄心壮志与坚定信念。
岳飞沉声又道:“且陛下多年前便已明旨,命臣筹备伐金之事,臣心无旁骛,整整十年,未尝懈怠……”
言毕,他目光不经意地掠过江鸿飞,那份不言而喻的自信与期待,几乎要溢于言表。
岳飞心中暗自思量:“如此周全的准备,伐金统帅之位,除我之外,还有谁人能担?”
江鸿飞对岳飞的直率与执着,既感无奈又含几分敬佩。
帝王之言,本应一言九鼎。
但历史长河中,背信弃义之君屡见不鲜,赵构便是其一。
历史上,刘光世交出兵权,赵构慷慨允诺,将淮西军交予岳飞,意图借其手收复中原失地。
然而,权谋之下,赵构心生疑虑,担心岳飞一旦掌握淮西军,其势力将足以撼动朝廷根基,这与他根深蒂固的疑武之心背道而驰。
于是,赵构与宰相张浚等人密谋,决意阻挠岳飞。
张浚虽有壮志和忠心,却才疏学浅,刚愎自用,对岳飞等人的忠告置若罔闻,用人失当,终致淮西军内部生变。
结果导致,统制官郦琼、王世忠、靳赛等人叛变,他们不仅杀害了监军官吕祉,更率四万大军及十余万无辜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