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阶级矛盾压倒民族矛盾的时候,取舍就变得不可思议。
赵宋王朝的政策取向很明确。
让自耕农的中产阶级破产,成为庄园奴隶。
让大地主兼并,成为庄园奴隶主。
为了镇压庄园奴隶反抗,不惜借助外国的反动势力。
别以为大地主名字不好听。
他们一个个赫赫有名。
司马光,欧阳修,苏东坡,秦桧,等等等等等等。
换而言之,赵宋王朝的那些保守派,其实都是大地主,他们代表的也都是大地主的利益。
范仲淹改革、王安石变法都是为了自耕农,所以他们必须失败。
岳飞要北伐,只能土改,也就是分给士兵、难民、流民土地,他均田了。
土改之后,岳家军呢,就非常有战斗力,兵源也充沛,战斗力强悍。
也就是说,这相当于是第三次土地革命战争。
这是由岳飞发起的第三次土地改革。
这是动了赵宋王朝的根本。
秦桧在杭州有两千亩良田。
每一个赵宋王朝的官员全都有良田。
不是赵宋王朝的所有的官员想杀岳飞。
因为你岳飞在北方土改完了,赵宋王朝这边怎么办?
旧有的部分恐怕也要改了。
所以岳飞必须被杀。
直说吧,他们统统被赵宋王朝的权贵“平衡”掉了!
岳飞触犯了赵构的两大禁忌:
一是,得民心,功高震主,将来不排除黄袍加身的可能性,毕竟,赵匡胤当时就是这么当上的皇帝。
二是,北方土改,极有可能形成新的均田制,搞得贵族和大地主们惶惶不可终日。
赵构想杀岳飞。
赵宋王朝的很多大臣们也想杀岳飞。
君臣同仇敌忾,理由当然就是“莫须有”了。
一句莫须有,其实已经道出了赵宋王朝的政治内涵。
何为莫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