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听完,王黼问:“高太尉挡不住梁山贼寇?”
蔡攸对梁师成客气,那是因为梁师成是赵佶的绝对亲信,又有篡改圣旨的大权,关键他能摸准赵佶的脉,有时候提点蔡攸一句,就能让蔡攸少走不少弯路。
王黼?
对不起,蔡攸一点都不怕他,相反,蔡攸还是王黼的主要政敌。
这么说吧,蔡攸的能力不行,但野心却大着呢,他一直在惦记王黼屁股下的宰相之位。
蔡攸常常在想:“王黼这货都能当宰相,我蔡攸为何不行?”
所以,对王黼,蔡攸说话就没那么客气了,他没好气的说:“若高俅能挡得住,我会来见你?”
王黼相信蔡攸所说得是实话,蔡攸但凡有别的办法,肯定不会找他这个政敌寻求合作。
得到蔡攸的亲口确认,王黼立即就感觉到了压力山大!
——亡国之君不好过,亡国宰相更不好过,因为在世人眼中,皇帝犯了错,还能说是被大臣所误,宰相那可就是没有丝毫推脱余地的全责了,毕竟,宰相可是名义上的国家总管,国家不论出了什么问题,宰相都是难辞其咎的。
沉默了一会,王黼问蔡攸:“你想怎么做?”
蔡攸直截了当地说:“两条路,要么教童贯先放弃方腊,率大军回来与高俅一块剿灭江衍;要么与江衍议和,必要时,可对江衍做出一些让步,用以换取时间。”
——这是乐和给蔡攸分析的。
放弃东南这个赵宋王朝的经济、粮食的命脉,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一旦赵宋王朝敢走这条路,赵宋王朝必亡无疑。
与之相比,反倒是山东和河北容易放弃。
这样一来,无非是从北宋到南宋,赵宋王朝不至于灭亡。
这个账,懂谋略的人都能算明白。
所以,乐和看似给蔡攸出了两个主意,实际上只有一个主意,那就是让蔡攸斡旋赵宋王朝接受水泊梁山提出来的议和的条件。
王黼到底是赵宋王朝的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