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宋朝廷在宋辽边界大约布置了二百个指挥的常设禁军。
——一指挥是五百人马。
而河北另外几个军事重镇:真定府大概有四十个指挥的常设禁军,河间府大概有六十个指挥的常设禁军,沧州大概有六十个指挥的常设禁军,翼州大概有二十个指挥的常设禁军,恩州大概有十七个指挥的常设禁军,定州大概有二十五个指挥的常设禁军。
至于大名府这一左一右,共计大概有一百个指挥的常设禁军。
形象一点来说,整个河北大概有二十五万左右的常设禁军,厢军、乡军不算。
而且别忘了,离河北并不算远的京畿地区,可是号称有八十万禁军。
更为关键的是,赵宋王朝还有二三十万最能打的西军。
是。
梁山军消灭了大名府这里大概四十个指挥的禁军。
但仅大名府这一左一右,就还有六十个指挥的禁军。
注意!
这还只是常设的禁军。
还有那些厢军、乡军。
关键,到了战时,梁中书还可以临时招募兵马。
所以,如果梁山军动作不快点,后果不堪设想。
江鸿飞估计,原著中的宋江,可能也是因为看出来了这一点,才虎头蛇尾,在打下大名府城了之后,随便抢了抢,就跑了。
江鸿飞吸取了原著中的宋江打大名府城时的教训,又采纳了原著中的宋江成功打下大名府城的经验,跟一众军师商量了一个用最短时间打下大名府城的策略,关键是利用江鸿飞的先知先觉提前埋伏下了伏兵。
所以江鸿飞还是有机会达成自己的目标的。
简而言之。
兵临城下了之后,梁山军休息了一日,接着主力便逐渐散开,在大名府城的四壁分别设置若干军寨,将大名府城的四周围闭起来。
梁山军的军寨甚多,有大有小,不以数计。
江鸿飞又令辅军以及闻讯而来帮梁山军攻打大名府城的民众在郊野上公